弘扬悲鸿精神传承书画艺术股鑫宝
张旭东画展
7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当岁月的时针再次指向建党节,苏州徐悲鸿艺术馆特邀徐悲鸿传人张旭东先生举办画展。冒着酷暑前来的嘉宾有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牟克民,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丹青世界》杂志主编马跃,南师大教授、徐悲鸿大师亲外孙黎寒松,越战英雄、徐悲鸿大师外孙婿钟思源,宿迁市机关工委书记王自勇,江苏省书协秘书长王克美,扬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都区美协主席陈侬,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刘俐,扬州银河集团董事长庄晓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都区美协副主席王正明,山东菏泽美术家协会会员姚梅花,书法家薛熙,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袁牧,文化名人、黎里古镇守望者李海珉,徐悲鸿大师再传弟子、著名画家叶正贤,非遗苏绣传承人、苏州徐悲鸿艺术馆馆长何铮,企业家、苏州徐悲鸿艺术馆执行馆长祝崇飞,著名收藏家、苏州徐悲鸿艺术馆艺术总监戚品贤。
展开剩余92%开幕式
张旭东
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参加我的画展开幕式,我六岁开始学画,并为此爱好坚守至今长达40年,尤其喜欢徐悲鸿大师的奔马,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就被深深地感染,他的整体结构和造型是一气呵成。开始我就是临摹,每件作品完成后都要和原作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样子。今天有那么多老师和朋友来支持我,感恩大家,特别要感谢徐悲鸿的亲外孙黎寒松老师和徐悲鸿艺术馆何铮馆长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会在今后的绘画中把马画的更精彩更奇妙。
牟克民(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第二次来到苏州徐悲鸿艺术馆,对张老师的画展首先我们作为主办方表示热烈祝贺。徐悲鸿大师的马是代表着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世界闻名。张老师的画是徐悲鸿大师精神的传承,也有自己的风格语言,他能坚守40多年一直画这个题材很不容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是党的104 岁生日,我昨天拿到了入党50周年的纪念章,我本人又属马,所以今天的日子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最后祝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黎寒松(南师大教授、徐悲鸿大师亲外孙)
张老师是我多年的好友,他画的马为什么能得得到我们家人的认可。他家庭条件一般,为了谋生还要打工,空闲时间他就是学习绘画。开始是临摹现在已进入创作阶段。2013年在淄博引起了轰动,排队求他的画,最多一天出售了六十多张,画的手都发抖。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国画马的高手齐聚北京,创作了一件大幅作品《奔马图》张旭东也在其中。我希望他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的话他的艺术之路路能走得更远。
陈侬(扬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都区美协主席)
张老师是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职业画家,在淄博排队买他画的场面我们还历历在目,我们扬州美协也支持他吸收他作为会员。应该说他现在是走进去了,但还应该考虑怎么走出来,也就是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更艰难,希望他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面目。
袁牧(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
感谢徐悲鸿艺术馆何馆长的邀请。参加了很多展览往往都是流于形式,而这里能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相互交流。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大师能成为经典也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张老师的画其实是画他自己,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人的一生关健是怎么学习,等你把自己的学业做好了,你也就成功了。
李海珉(文化名人、黎里古镇守望者)
徐悲鸿艺术馆落户黎里,就像一棵梧桐树,引来一羽羽金凤凰,今天张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马的精彩作品,给我们百姓又一次美的精神享受。五年前石云峰先生也是画马的,然后张老师我记得与他有一个合作的作品。我在徐悲鸿艺术馆认识了好多名人高人,今天又高朋满座大家的发言又让我受益不浅,最后祝画展圆满成功。
叶正贤(徐悲鸿大师再传弟子,著名画家)
张老师的画展把徐悲鸿的精神带到了我们古镇,画的如此传神很不容易。我是画西画的对中国画笔墨接触不太多,但我觉的张老师马线条块面处理相当不错,值得我学习。这次我创作了黎里百景的钢笔画明信片赠送给大家,请批评指正。
马跃(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丹青世界》杂志主编)
我多次来到黎里古镇徐悲鸿艺术馆,我很喜欢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作为主办方对这次画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画展圆满成功。
祝崇飞(企业家、苏州徐悲鸿艺术馆执行馆长)
与张老师相识多年,他的马体现了他的奋斗精神。我负责艺术馆运营这一块准备开发一些与徐悲鸿大师有关和黎里有关的文创产品,可以更多的宣传我们参展画家和我们黎里的古镇文化。
戚品贤(著名收藏家、苏州徐悲鸿艺术馆艺术总监)
我在收藏徐悲鸿大师作品的过程中,外在的和内在的研究比较多。张老师的作品跟五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大奔马,形非常准确甚至达到神似,非常难的。画马的名家有尹瘦石、刘勃舒,都是画马高手,但为了追求自己风格往往与徐悲鸿大师差距较远。希望你坚守自己的初衷,对大师作品作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不仅要形似更要力争做到神似,包括细节如他的落款,你要细琢磨字不要写得太大,悲鸿大师往往很大的一幅作品落款很小,那是对观众的尊重,对大自然的尊重。最后祝画展圆满成功。
研讨会活动由何铮馆长主持并向张旭东老师颁发捐赠证书
徐庆平院长亲书“弘扬悲鸿艺术精神”向画展表示祝贺
笔会交流
花絮
作品赏析
发布于:河南省微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